《山居种田日常》
《山居种田日常》全本免费阅读
姜桃姐弟大步流星过了桥,与郑宝山汇合,一路往山上走。
进山爬了约摸两三刻钟,一片竹林映入眼帘。一根根青翠的毛竹拔地而起,笔直向上生长。
姜桃三人穿梭在竹林里,不时可见地上有新鲜的土壤,看样子是之前挖出过笋子,把坑又填了回去。
前方有两个身影,都弯着腰用锄头刨土。走近细看,一个是郑锦山,另一个中年男子模样的是郑虎。两人身边都已经堆了数十个竹笋。
姜桃环顾四周,瞧见一个个破土而出的毛竹笋,有的刚冒出头,笋肉正嫩,适合挖出来吃。
有的已经长到小腿高,上下裹着一层层绿色笋衣,活像个胖娃娃,这种笋的笋肉变得木质化,口感不好,基本没人挖。
距离此处不远的坑洼处,另有个半大的男孩子,是郑佑山;他身旁跟着个约摸八九岁的小姑娘,是郑宝兰。
堂兄妹二人都蹲在地上,旁边放着一些拇指粗细的树枝,郑佑山握着一把匕首将树枝的两头削得尖尖的,郑宝兰手里则攥着几根削好的树枝,不如意外应是拿来设陷阱。
郑宝山愉快地吆喝出声,“小叔、大哥、二哥、小妹,我们来啦!”
姜桃姐弟笑着招呼,“虎叔好!”
郑虎站起身,扶着锄头,一脸憨笑,“来...来...啦!”
郑锦山抬头瞥了一眼,朝二人点点头,算是打过招呼。对郑宝山的热情笑脸,他直接无视,低头继续刨笋子。
“快来!”十五岁的郑佑山扬了扬手,张嘴一口破锣嗓子,他正在变声期。
九岁的郑宝兰有点腼腆,冲姜桃姐弟抿嘴一笑,没有说话。
姜桃姐弟与郑家人问候过,打算挖笋子。
郑宝山一心想去玩,推了姜桐一下,“走,咱跟二哥他们设陷阱去,明天就能套住竹鼠。”
姜桐心痒痒,瞅一眼阿姐,嘟囔道,“我可不能多玩,还得刨笋子呢。”
姜桃秒懂弟弟的心思,“阿桐,你先跟他们去捉会竹鼠,等会阿姐累了,你再来替换!”
“好咧!”姜桐痛快应下,语气充满欢欣。
郑宝山急着推他走,“哎呀,别磨磨叽叽的,快走!竹鼠也能卖钱,如意阁收的价格可比野鸡高哦!”
能卖钱!姜桐眼睛一亮,好似脚下生风,一溜烟赶到前边。
没有了熊孩子们的叽叽喳喳,空气瞬间安静下来,姜桃觉得应该聊两句缓和下,但又不知如何开口。
郑锦山挺起腰杆,指着不远处,“小桃,前面那片竹林长得茂盛,容易出笋,你先去挖着,我们把这片挖完再过去。”
“嗯...对!”郑虎赞同。
姜桃心中暗暗叫好,不用尬聊实在太好啦!
竹子有雌雄之分,土方法是从竹子根部往上数,以竹节上最先生出的分杈来判断,有两个及以上分杈的为雌竹,只有一个分杈的为雄竹。
通常雄竹较雌竹竹竿高大且粗壮些,但雌竹竹节相对较密,叶子较茂盛,且周围的地面容易出笋子。
姜桃看到不少雌竹,在竹子周围的地面赫然发现许多微微隆起的小土包,这样的笋子还没有出土,叫黄泥笋,味道最好。
倒也有不少笋子已经破土,露出一点尖头,颇有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的意味。
竹笋很多,基本不必费力寻找,姜桃欣然放下背篓,抡起锄头开干。
掘开土层,露出笋子,姜桃根据旁边的母竹倾斜的方位确定竹鞭的生长方向,舞动锄头挖出竹笋。
沉甸甸的胖笋子看着喜人,姜桃笑嘻嘻扔进背篓里,再看这一片,登时有一股豪情壮志,今日定要将尔等收入囊中。
*
碧空如洗,烈日照耀着庄严的郑氏祠堂。
乌黑的燕子展开羽衣在屋檐下飞进飞出,嘴里不时衔着杂草、泥土。
“啾啾~~~”巢里的雏燕鸣叫着。
祠堂里祖宗牌位锃亮,不染一丝灰尘,显然时常有人打理。
牌位前的木案上古铜色的香炉燃着三支香,烟气袅袅,散发出一股味道。
年近七十的郑氏族长郑文伯面色肃穆,跪对牌位,口中呢喃,默默祝祷。
他身后跪着两名中年男子,左侧是他儿子,也是郑家村的村长郑安远;右侧跪着他的侄儿郑熊。
郑熊衣着整洁,认真跪在那里,望着祖宗牌位,目光虔诚。
郑熊的堂兄郑安远五十出头,闭着眼沉思,口中念念有词。
祠堂门口蹲着一个老头,只穿着单衣,伸手在胸膛上不时搓一搓,搓出一个黑乎乎的灰泥,手指轻弹,嗖得嘣出去,不大会功夫,地上多出几团灰泥。
老头名卫忠,明面上是郑家请来看守祠堂的,会些拳脚功夫。
郑文伯拜完祖宗颤颤巍巍起身,郑熊跟郑安远赶紧上前扶着老人。
郑文伯声音沙哑,“卫忠老弟,进屋坐会吧!”
卫忠弹出一团灰泥,背对众人摆摆手,“不用,我还是坐在门口吧,你们的话我都能听见。”
郑熊扫一眼门口的灰泥,眉头微皱,略作踌躇,直言道,“忠大爷,祖宗面前,您好歹庄重些。”
卫忠满不在乎,“熊侄子啊,你大爷我生来是孤儿,是无有跟脚的一介武夫,哪敢高攀你们郑氏的祖宗。”
村长郑安远满脸堆笑,“忠大爷,您这话着实令小侄心酸呐,想当初您随我小叔征战沙场是何等英勇啊,怎能说无跟脚呢。
“虽然我小叔父当初违背祖训入朝做官,且改做卫姓,但他依然是我郑氏的血脉至亲,族谱上对他那一枝可是记载得明明白白的。您既然随了我小叔的姓,合该尊我们的祖宗为祖宗呐。”
卫忠撩起眼皮,“远大侄子,你说话怎么老带着一股油味,虽是主家的亲侄子,却没半分相像啊!”
郑安远面色一僵,旋即恢复过来,得了,这位大爷不吃这一套。
他爹郑文伯出声打个圆场,“卫忠兄弟,说的对,安远这些年越发油滑,倒是郑熊的性子颇合我心意,与我泉下的老弟也有几分相似。”
卫忠不接话,心道哪里相似了,郑熊体格不错,但性子过于老实,容易吃亏。
郑氏一脉若论聪慧勇猛还得是我们主家那一枝,你们郑氏的灵气八成都在主家呢。
郑安远赶紧转移话题,“熊弟,你此趟进县城可有打听到什么新消息?”
郑熊沉着道,“这两日县城新来了个姓宋的县尉,据说来头不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