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前路漫漫,心路茫茫》

38.三十八

《前路漫漫,心路茫茫》全本免费阅读

可以说,“点读笔”的问世在出版界掀起了一场风暴,国内许多有名的出版社,纷纷派人前来“八昊达”公司,考察及洽谈合作事宜。

全国出版英语教材数量最大的两家出版社也不例外,先后有要员来深考察。这两家业界巨擘,就是名气很大的“国教社”和“外出社”。

老大“国教社”首先派人过来,来人名头不小,教材中心主任,叫李钰瑄,是一位女士。

李主任在“八昊达”公司考察期间,对“点读笔”的前世今生,长处短板,应用领域,发展前途,一切的一切,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。这使得周亚平非常高兴,心想对方这么认真,一定有戏,如果“国教社”能出版点读版教材,这将给“点读笔”的应用带来无数的潜在客户,另外,也给其他出版社有很大的示范作用。

临离开时,李钰瑄对周亚平说:“周总,就我个人而言,我非常看好‘点读笔’在外语学习领域的应用,这是一个新生事物,必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我知道,如果没有点读版的教科书,你们的‘点读笔’就没有用武之地。回去后,我会努力去促成这件事,你们等我的消息吧。”

但李主任回去很长时间了,却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。

刚开始,面对周亚平的电话询问,她还笑着劝慰:“周总,不要着急。我刚给主管副社长汇报,他还要向社长汇报,社长还要召集社务会议研究。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大出版社,这些程序是必不可少的。”

再往后,李主任的底气不足了,周亚平问她有没有走完程序,她支支吾吾地回答:“程序走完了也没那么快,要知道,这可是一件大事,领导们作任何决策,都要承担风险。周总,我只是一个部门的小主管,我也是没有办法的。”

话说到这个地步,再去追逼,就是不通人情了。自此,周亚平再未打电话探询,“国教社”也再无消息传来。

由于有此先例,对于接踵而来的英语教材出版界的老二——“外出社”人员,周亚平不再感到激奋了,态度也有点敷衍。

来人系该社销售总监,姓孙名秋月,也是一位女性。

同样,孙总监在“八昊达”公司看得很仔细,问得很详尽,重点问题,都用随身带的笔记本做了记录。

孙秋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:“周总,假设今后我们把英语教材印上了‘隐形码’,肯定要购买你们的‘点读笔’,你们怎么保证我们定制的‘点读笔’不会卖给别人,从你们这里流到社会上去呢?”

周亚平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人格保证,以我个人的人格,也以企业的信誉保证,如果从我们这里卖出去哪怕是一支你们定制的‘点读笔’,贵司都可以向我司提出巨额罚款要求,直至罚到我们倾家荡产。孙总监,话又说回来,除了少数丧心病狂的人,哪家企业领导会去赚这个昧心钱?万一被抓到,连正经生意都丢掉了。”

“好!我就是要看到你们这个态度,”孙秋月高兴地说,“周总,不瞒你说,我们如果要做,一定会做得很大,你说得对,一个正经的企业,赚这个钱就已经很好了,何必去赚昧心钱,砸自己的饭碗?”

考察完毕,孙秋月离深返京。

这次,周亚平没有抱太大希望,连询问电话都没有打一个。

谁知,孙总监走后才半个多月,“外出社”电话通知“八昊达”公司,出版社已研究确定与“八昊达”公司合作开展“点读笔”新业务,同时告知,“合作协议书”已寄出,希望双方通过协商,尽快签订。

接到电话,周亚平喜出望外,马上召集会议安排此事。

这一次,“外出社”真是大手笔,除了把新出版的全国发行的一套12册小学英语教材全部制作成可使用“点读笔”的图书(先印刷上学期6册),另外还专门成立一家公司,负责“点读笔”的推广与销售。公司总经理赵瑾,仍然是一位豪爽干练的女将。

上任伊始,赵瑾又专门到“八昊达”公司走了一趟,一是了解情况和建立联络关系,二是对本社需用的“点读笔”选型。

周亚平听说“外出社”安排了一位年轻女性领头销售,刚开始还有点担心她能否胜任,但几天接触下来,感觉她头脑清晰,思维敏捷,有想法,有主意,感觉没有问题,此人一定可以把“外出社”的“点读笔”销售搞得风生水起。

一个是世界上最早的“点读笔”企业,一个是国家级英语教材出版社,“八昊达”公司与“外出社”的合作,应该说是珠联璧合。周亚平充分认识到这次合作现实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示范意义,故从一开始就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,带领员工以实际行动协助“外出社”的各项工作。从该社产品的外观设计,模具制造,线路板设计,样机制作修改直至定型,周亚平都从头跟到尾。生产过程的控制更是严格到苛求,有的工人说,这不是生产产品,而是打磨精品。周亚平听到后,对他说:“是的,只有这样,才能让这支笔飞往全国。”

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,自从“外出社”开展 “点读笔”这一新业务后,发展迅速,很快就把产品推向全国市场。当然,这也得益于这项业务具有垄断性质,由于这是“外出社”自己的教材,没有竞争对手。开张以来,生意一直不错,利润也相当可观。

周亚平有个外地的朋友,到深圳出差,在“八昊达”公司看到配套“外出社”小学英语教材的“点读笔”,因他小孩所在学校就是使用这套教材,马上心动了,当场就向周亚平提出要购买一支。周亚平抱歉地对他说:“实在对不起!这是客户定制产品,我们无权擅自销售 。这样吧,我去客户那里帮你搞一支吧,到手后再寄给你。”

周亚平本想说“到客户那里帮你买一支,”但如果那样说,朋友肯定要自己掏钱,多年的朋友怎么好让他出钱,因此,他说了个含糊的字眼“搞”,让客人听了,以为是向定制方无偿索要一支。朋友想,作为供应方的老总,周亚平向客户要个一、两支笔,这点面子还是有的,因此没有提费用问题。

殊不知,周亚平最讨厌这种占小便宜的行为。事后,他安排手下办事人员,通过“外出社”的正常销售渠道,购买了一套“点读笔”寄给那位朋友。那位朋友的小孩使用后,效果非常好,据他反映,孩子过去英语成绩一直很差,自从使用这一工具后,英语成绩上了一个台阶。为此,作为感谢,他特意买了一盒“大红袍”茶叶寄给周亚平。

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,只要哪里有利可图,哪里就会有非法逐利。

“外出社”销售公司的“点读笔”市场火爆以后,全国各地许多不法之徒纷纷出笼,用尽各种办法争抢这笔生意。

许多地方的代理商或客户都向“外出社”报告,近期不知从哪里冒出一批人,专门在学校附近兜售“点读笔”,而且这种仿冒产品的确能够在“外出社”教材上使用,而且价格比“外出社”的便宜很多。

赵瑾沉不住气了,马上一个电话打到“八昊达”公司找周亚平。

周亚平听完她说的情况后,告诉她,这一点都不奇怪,肯定是一些小公司破译了“外出社”产品的语音程序,然后下载到他们生产的仿冒伪劣产品中,向外售卖。

为了让“外出社”放心,周亚平在电话里强调:“赵总,你要绝对相信,这些笔不是我们的产品。确实,前段时间,是有不少商户找过我们,要买你们定制的产品或者下载贵司语音程序的其他款式产品,遭到我们严词拒绝。我们信守诺言,再高的价格,也不会卖给任何人一支笔。”

本来不想自我标榜,但为了让对方不再担心定制产品的安全性,电话里,周亚平还顺便把前不久朋友找自己索取“点读笔”的故事说了一遍。

赵瑾听了,莞尔一笑:“你这样做也未免太认真了,像这种情况,你只要给我打个招呼,送几支笔,也不是什么大事。”

聊了一会,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——对于这些防不胜防的假冒伪劣产品,只有毫不手软地组织打假行动。

为此,“外出社”请了律师团队,专业打假。为了调动律师团队积极性,同时减少费用开支,与他们确定,打假后期不另给律师费,抓到制假团伙,所得赔偿费和罚款由两家对半分配。这一招充分调动了律师团队的积极性,各地热火朝天地打假狂潮,确实震慑了造假团伙,逐步遏制了造假势头。

越到后来,针对造假行为的招数越多。赵瑾她们还使出了一手绝技,把每个学期的点读版教材,都重新编码印刷,而且不按次序铺码,让制假者根本找不到规律。

这样一来,可害苦了那些非法贩卖假货者。他们往往在每个学期开始前,花大价钱购买了一大批仿冒的“点读笔”,本想以此发财,谁知 “外出社”的教材每年改版,而这些“点读笔”中的语音是按去年的程序下载的,他们把笔卖给客户后,客户点读出来的声音牛头不对马嘴,造成用户纷纷退货,还大骂销售者是“骗子”。

“外出社”的“点读笔”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,使整个出版界都为之侧目。

周亚平接到一个电话,是“国教社”教材中心主任李钰瑄打来的。

电话那头,是一位女性的声音:“周总,我是李钰瑄呀,‘国教社’的,还记得吧?”

周亚平高声回答:“是李主任啊,记得,记得!久违了,还好吗?”

“谢谢!还好。我想问一下,‘外出社’的‘点读笔’一直是你们供应的,对吗?”

“是的,至今为止,还是我们一家供货,但今后难说了,他们社里一直在嚷嚷要实施招标。”

“现在每年要向你们购买多少支笔?”

“李主任,实在对不起,其他事你要问我,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但关于客户的这些情况,我真不能说,这是协议书里保密条款明文规定的,希望你能理解。但可以告诉你的是,销售情况确实不错。”

李钰瑄提高了声音:“理解,理解。我只是有点感慨,你最清楚,我是最早看好你们‘点读笔’产品的,也是国家级出版社中第一个到你们公司考察的。但你看,别人现在开展的这项新业务做得多好,而我们只有在旁边羡慕的份,哎,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。”

周亚平听她这样说,好奇心涌上心来:“李主任,你不说我还真不好开口问。当初,你跟我说过,考察结束回公司,就说服领导开展这项业务,为什么后来就没有下文了呢?”

“哎,国营体制的内幕你弄不清楚,” 李钰瑄叹了口气。

“不对,我曾经在国营企业待过许多年,应该也懂得不少;而且‘外出社’同样也是国营体制。我不理解,为什么这样一项利国利民利企业的新业务,在你们那里就开展不起来呢?”

李钰瑄无语,过了很久才慢慢说:“我们社的体制与‘外出社’还是不一样,级别太大,副部级出版社,管理层次太多,运转也太慢。这都是没有办法的……哎,我和你讲这些干什么。谢谢了,下次有机会到深圳出差,一定来看你们。”

放下电话,周亚平感慨万分,不单是每个人走的道路不一样,企业走的路何尝不也是千差万别,但路还是要往下走。

这不,走着走着,对于“八昊达”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的信息传来了,明年“外出社”的“点读笔”采取招标的形式确定供应商。

周亚平倒不是害怕招标,因他明白,这是公平采购的必由之路。作为“点读笔”行业的开拓者,以及“外出社”长期的合作者,自己公司还是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,不必太在意招标一事。但他更清楚,这意味着公司产品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大地压缩,供应数量也会相应减少。

但作为第一次所谓的招标,“外出社”并没有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来进行,而是采取“竞争性磋商”,即议标的形式。

经过繁琐的前期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